每次上完經濟地裡若精神許可,就會跑到圖書館去借影片來看,繼上次《浮士德》之後,又隔了兩個禮拜才去看電影。
櫃台先生還是這麼好看,唉唷威我都在覬覦人家美色...白白瘦瘦的。(離題了吧喂!

《鐵道員》描述一位舞幌站站長的故事。
電影採取交叉描述的手法,現在與過去交錯、陰與陽交錯。描述的兩大主軸圍繞在舞幌站的歷史,及發生在站長佐藤乙松身上的事情。
影片以D51蒸氣火車在雪中奔馳為開頭,接著將焦點放在鐵道員身上。
佐藤乙松繼承父志,始終貫徹著自己的信念。
即使是零下十度那樣的冰天雪地中,依然站在鐵道旁,指引著火車進出站。因此,在女兒及妻子死亡時都無法陪在她們身邊,那時的他為了乘客的安全,謹守在工作崗位上。
乙松是個內心堅毅的人,妻子雖不免埋怨,對這樣子的他莫可奈何,但乙松對她而言依然個可靠的所在。她要去生產時,對乙松說:「我一直以為都是我在照顧你,但其實你也在照顧我。」(她的話大概的意思,我沒抄下來咩ˊˋ)所以,乙松的表情永遠不會太多,很多情緒都放在心裡。但眼神就是透露著一種平穩、可靠,以及堅定。

這當中交叉著舞幌站的歷史。
舞幌因礦坑的挖掘而興起,最後沒落。鎮上人數最多達五千人,沒落後因年輕人皆到外地工作,僅存兩百多位老人。最後舞幌站面臨廢站的命運。
從興盛到沒落,乙松一直參與著舞幌站的歷史,也一直守著他的乘客、他的工作、他的信念。
後來乙松已到退休年齡,且健康上有問題,乙松的好友仙次很擔心他的處境。便透過各種關係管道為乙松尋找職位,然而卻為乙松拒絕。
乙松對他說:「除了鐵道員,我什麼都不懂。」
深入細想,並非他什麼都不懂,而是一種堅持。除了父親帶給他的影響,而他對舞幌回憶,也是無可替代的。
更重要的是,他對已逝的妻女有一層很深的愧疚感,也許他認為繼續當個鐵道員是一種能夠折磨自己並且贖罪的方式。

於是,他遇到了三個不同的女孩。
五歲的女孩在鐵道邊與乙松相遇,並把娃娃留在站長室。十二歲的女孩表面是為了娃娃而來,但其實娃娃只是個憑藉物。女孩是憑著娃娃來和乙松相遇的,那娃娃其實象徵的是乙松對女兒雪子的愛,可以說女孩是因為父親的愛而來。
這三個女孩分別的面貌是五歲、十二歲、十七歲。
可以認出來的是她們身上都圍著同一條紅色的圍巾。(也許紅色圍巾是一種記號,表示她們是同一人)
娃娃是雪子還小的時候,乙松買給女兒的,娃娃身上還穿著他的妻子縫的小衣。
當乙松遇到雪子的時候,其實也不難猜到他將死的命運,因為能看見亡靈,可能是即將要過世之人。


。以。。。。上。

推薦鐵道員的主題曲,很好聽。


我其實看到後來還是有很多疑問及有點小小的無聊(因為猜到劇情...)

但其實是還不錯看啦XD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照不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