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看小朋友寫作文,他寫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後,被阿姨罵,被媽媽念,叫他重新改過,結果他就哭了。他好愛哭,做錯了事情或者叫他重寫,只要念一念就哭了,我看了只能苦笑,也有很多感觸。雖然說社心在研究男女的差異時,說男女的差異也是社會規範所造成的,比如常說的: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。」因此造成男生不能很隨意的表達他的情緒。我還是告訴他男孩子要堅強,並且說我小時候也很堅強,從來都很少哭的。其實我沒騙他,這倒是真的。

只是我覺得當還是小朋友的時候,有很多事情,大人都會直接規範,幾乎很少給我們犯錯的機會,也是因為基於保護的心理吧,所以小朋友想要的這個不行,那個不行,很多都不行。而大人想要的,直接加諸在小朋友的身上,並且多了一句:「這都是為你好。」我想也是。除了例外之外,爸媽總是希望孩子是最好的,雖然我小時候恨透了這句話,但長大之後倒也體會了這句話,也曾經實行過這句話。

基於過來人的心裡,所以希望另一個人更好,其他人都可以不去管,但有些人不得不管。有時候我挺佩服我爹,因為爹從來沒限制我們什麼事情,他總是說小孩子已經大了,他們自己會知道。的確我們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事情,當然也知道要承擔什麼後果,我相信一個人再怎麼愚笨總是會去想的。而我的娘從小卻是限制很多,限制這個那個的一大堆,甚至我小時候都不能去同學家,因為娘總是說不可以。很多事情都要讓我們跟她吵架,然後爹都是當說客,她才會答應。我只能說這些都是有利有弊吧,雖然天下沒有最好的管教方式,但我相信沒有爸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壞。

小朋友在作文中寫了很多自己的心聲,邀功似的念給大人聽,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寫錯了,大人只告訴他這是不可以寫的,似乎沒不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,也似乎沒和他聊一聊為什麼這樣子寫。就像小時候我有時不明白為什麼被打被罵,因為我從來不知道我錯在哪裡。很多事情就像是操作制約一樣,你做了這件事情,下一刻就是被打,沒有解釋,也不告訴你哪裡不對。但很多時候是因為那時我娘的脾氣差,小時候我印象中的娘不是打人就是和我吵架。

不過很多事情那時候是不可能明白,長大後才明白。其實爹娘也和我一樣,只是個平凡人。而小朋友長大之後,也應該會明白很多事吧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照不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