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畢業後的某天,在MSN上某個學妹敲我,問我該怎麼增加她文言文的能力。因為她覺得某些詞彙很美,她想要知道那是哪裡來的?我便說,你去旁聽國語文學系的詞選或詩選吧。若不夠,就從看明清小說入手,再不然,拿起古文觀止讀一讀也很好。

其實文言文對於一般人,我覺得不需要學到很深。除非你真的對古典文學很有興趣、有某種使命必達、非精通不可、非讀不可的、很想要學好文言文的決心。不然,你只要會看懂白話文就好。因為,白話文是現在最常使用的,除非特殊必要(例如升學考試),沒有人會莫名其妙地去用文言文對話咩?語言最重要是在於溝通,而不是講得很難讓別人不懂,那你還溝通什麼?

學語言學就知道,語言會隨著時間和空間改變;學過訓詁學,還知道很多高中文言文教材裡面編的解釋不盡然正確(概念不正確)。其實很多以前國中、高中學的文言文的某些部分是錯誤的。莫名其妙的有些部分還沒有修正,因此一錯再錯,更新的速度根本比不上時代的腳步,但我們還是得學習錯誤的知識,真是莫名其妙。(在這邊不談注音文或火星文)

撇開國、高中教課書中錯誤的地方不談,可以說,了解文言文,可以幫助你體會古典文章的美,了解古人某些非常好的觀點(當然也有莫名其妙的觀點);而且除了白話文,還可以讀文言文,可讀的書的種類會增加。但它只是一個工具,而非目的。

古典文章、詩、詞真的很美啊,雖然有時我會覺得這些古代文人被貶、懷才不遇像得了憂鬱症,莫名悲春傷秋又顧影自憐,但讀起來還是能夠感受到美感。但有些人就是無法喜歡,也感受不到,那就不喜歡啊,然後呢?需要爭論嗎?

這禮拜幫孩子上《處處都是美》,上課談到髮型,問學生髮型要怎麼樣的造型才美,幾乎每個人回答不一樣。有人說短頭髮好,有人說長頭髮好看;有人覺得染金色比較美,有人覺得棕色,有人覺得亞麻綠、有人說要挑染白色。當我說我覺得燙爆炸頭染成粉紅色也很可愛的時候,他們全部都笑了。

有人覺得文言文美,濃縮了文字的精華,也有人不那麼認為。

心理學認知學派認為學習的時候,動機很重要。動機為什麼重要,因為這連結到意義(互相影響)。支持文言文的人,對他們而言,那是很有意義的;不支持的人,對他們而言,那是沒有意義的。你覺得這東西對你而言意義很大,你的動機就越強烈;若你覺得沒有任何意義,你的動機就越低。

文言文是一種文字,是一種工具。學文言文的目的在於能了解古人寫的很好的文章,看得懂,了解他要傳達的意思,你獲得一項新的訊息(但最重要在於你能不能思考內容)。如果不讀文言文,你也可以看翻譯,一樣可以達到目的。只是路徑不同,但殊途同歸。學會文言文,它會變成一種工具,而翻譯文,也是一種工具。但是有一個問題,讀原汁原味的文章,會比讀翻譯來的好,感受也不同。就好比讀英文的原文書比讀翻譯本還要好。

但話說回來,閱讀的重點在於讀懂,以及文章對你有何啟發。若看得懂文言文,但根本無法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,也無法引發思考,讀了也是白讀。

所以上國文課的目的在於什麼,是閱讀與寫作(寫作就先不說了,但寫作同樣重要);閱讀的目的在哪裡?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,和作者對話,並建構你自己的知識。其他的,都是為了達成目的的工具。 

 

PS.當然你的工具越多,可以做更廣的使用、應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照不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